“原以為這件事做得天衣無縫,既還清了外面欠的招待費,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賬平了,可沒想到我這點小聰明還是被發現了,我真是愧為一名中共黨員,我對不起村民的信任……”近日,在鹽城市亭湖區紀委監委一般性談話室內,大洋灣景管辦柴壩村黨支部書記楊某懊悔地低下了頭。
今年4月,有群眾舉報反映該村在去年年初的一次臨時用工上存在虛報冒領雜工勞務費的問題。
接到問題線索后,亭湖區紀委監委立即成立核查組。核查組詳細查閱該村2018年以來“村級用工登記表”“兩工用工單”及報賬票據后發現,該村在村級用工管理上賬目清晰,該履行的手續齊全,該簽的字一個不差,報賬流程也比較規范。
“這個村雜工費支出臺賬做得挺規范,怎么還會有群眾舉報?”
“舉報有名有姓,估計事情沒這么簡單,看來得從參加務工的村民身上打開缺口。”
根據舉報內容,調查組找來了當時參加務工的6名村民,通過跟村民一一交談,事實漸漸浮出了水面。
“那次務工你一共參加了幾天?工錢是怎么算的?”
“我一共做了9天,給我的工錢是100元一天,一共900塊錢。”村民在談到那次務工收入時記憶猶新。
“可這上面明明寫的你做了19天工,拿了1900元啊?”核查組人員指著用工單據繼續追問。
“我當時的確只做了9天工。但是我來做工前,包工頭就跟我講好了,到時候會往我卡上多打1000塊錢,等錢打到卡上的時候村里就直接把這多出來的錢‘回收’。反正我該拿的錢又沒少,也就同意了。”談到這個問題時,村民倒也毫不避諱。
村里為什么要多給村民打1000塊錢?這個錢收回去都干什么了?帶著種種疑惑,核查組人員又分別和其他村民進行了談話,結果如出一轍,多打的錢在到賬后均被村黨支部書記楊某“回收”了。
隨后,核查組又調取了村民的“一卡通”存取記錄,獲取了村里往每個農戶卡上多打勞務費的有力證據。
在鐵的證據和證言面前,楊某再也無法狡辯,交代了虛報用工工日、套取6000元雜工勞務費用的事實。
原來,該村在去年年初征收遷墳工作中產生了一些費用支出。為填補虧空,村黨支部書記楊某提議,村委會成員一致同意,通過虛增用工工日的方法套取費用用于開支。
最終,柴壩村黨支部書記楊某、村會計王某和村書記助理劉某被立案調查,駐村第一書記李某和村書記助理陳某因審核把關不嚴被提醒談話。(薛峰)